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做到教育理念先进,办学模式科学、教育实绩明显,发展前景宽广。树立“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人本思想,坚持科学性、效益性、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质量,阿积极实施课程改革,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学校的快速、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总目标
1、近期目标: 把二中办成本地示范、全市知名、自治区标准化学校。
2、远期目标:本地一流、全市示范、全区强校。
(二)学校定位与培养目标
办学定位:“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人本治校”;“抓规范、创特色、提质量、争一流”。
办学原则:全面育人,科学管理,和谐发展。
办学追求:求真务实,敢为人先,争创一流。
办学宗旨:“三全一特” 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全程教育;培养特长人才。
办学目标:硬件合标准、师资高水平、管理上档次、质量创一流。
办学理念 :培养一生受用的学习习惯;做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永不磨灭的求知欲;培养一生不变的正直、勤奋、善待人与自然的品格。
学校愿景:学生能主动学习、有高雅的情操、能发挥不同潜能、关爱社群、回报社会。
育人目标: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会求知 学会相处 学会感恩
一训四风:“崇文尚德、强能健体”的校训;“民主、和谐、求真、向上”的校风;“爱生、乐业、求实、创新”的教风;“乐学、静思、自主、合作”的学风;“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工作作风。
工作精神:“超越永无止境”的拼搏精神。
(三)办学规模与管理目标
继续保持2009年招生规模,每年招收16—18个班。总规模保持在54个班,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每班不超过60人,在校学生控制在3300人内。建成务实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精细化。实现办公自动化、备课电子化。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的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等工作制定全面的科学的质量标准,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自动管理系统。
三、师资队伍
采取“招引能人,留住能人,重用能人”等措施,大胆使用素质高、靠得住、拿得起、放得下的贤才。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战斗力强的师资队伍,在全红寺堡区乃至全吴忠市起示范作用。
(一)树立三种形象:
能师形象——率先垂范,以厚德载物无声身教影响学生。
学者形象——虚心好学,用丰富的知识、魅力打动学生。
“绅士”形象——用温文儒雅的言行、朴实大方的仪表、潜在地影响学生。
(二)打造精品,以点带面
继续鼓励老师学习和深造,到2015年,全校专任教师本科率达到90%以上 。 学校骨干教师达到20%以上,各科均有一定数量的校、区、市、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学校教研室要拿出详实的计划,分年度、分科目确定培养人员,以期达到规划的要求。有部分教师能进行双语教学。到2015年,在职专任教师每人每年平均有一篇教研文章在县级以上各类报刊上发表或进行学术交流,学校每年出版一本论文集,并逐年递增。所有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每年有主持或参与的市级课题2个以上,区级课题1个以上。每年均有市区级高质量科研成果、研究论文发表或获奖,并逐年递增。
(三)坚持“三情”管理,实施“凝心工程”。热情管理:1酷爱教育事业,坚持既教书又育人;2凭人格为国尽忠,靠良心对校尽责,用热心对生传道;3咬紧一个底线:师德垂范;调整两种心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不眼高手低,不孤芳自赏。真情管理:1对人忠诚;2对事公平;3对物尽用。深情管理:班子成员做到“三到场”(节假日教职工值班、教职工家中有大事、教职工家中有大困难);“四必访”(教职工生重病、意外事故、家庭矛盾、工作受大挫折);“五祝贺”(教职工结婚、添独生子女、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子女上大学、入党晋级)。
(四)实施“
(五) 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单元高质量高标准准备好一堂优质课;每周写一篇说课讲稿;每半学期举行一次总结交流会;每学期举行一次教科研大比武;每学年推出一个课堂教学公开日。构建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让教师自发产生动力,勤奋工作。弘扬崇高师德,提倡“反思”性自我教育。将“一身正气,为人师表”作为师德准绳,从“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治学、团队精神、锐意改革,提高效益、追求一流”七个方面落实师德规范。
四、学生管理
(一)三年目标
从2009学年起,每学年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85%以上;后进生转化率80%以上;犯罪率为零。 体育合格率达95%,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95%以上,优秀率35%以上。 学生中考成绩继续稳定在全区前列;并在全市有较大影响。 学生在县市级以上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人数每年以3%的幅度递增。
(二)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德育管理思想
德育工作目标:陶冶人性,铸造健康人格,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增强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管理方针:育人为本,教育先导,管理服务,教管并重。
德育管理原则:1坚持师德垂范,服务育人的原则 (以德育为首位,以育人为核心,以师德为基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培养学生自律意识)。2坚持以人性为本、以仁德为本、以责任为本;突出教育性、民主性、开放性;建设优良的“四风”(校风、教风、学风、作风)。
(三)规范德育内容,形成自身特色
明确一个目标:培养学生在“做人”的三个层次上合格,即:1做合格的二中人(自己能约束自己,做一个讲文明、有修养的人);2做一个优秀的二中人(不仅能管住自己,还能纠正别人的不文明现象);3做一名杰出的二中人(不仅自己的习惯文明,还要劝解不文明的人,为维护校园和社会文明而努力,做到校内、校外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一个样。做到“两抓三育”:一手抓师德建设,一手抓学生德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坚持“四育四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入,环境育人;理想教育层次化、道德教育持久化、养成教育规范化,心理教育课程化。 要落实五项措施:班主任为主抓的具体措施、家长明确抓的配合措施、社会协助抓的参与措施、全员都来抓的管理措施、党政共同抓的协调措施。
(四)严格选拔、培养,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重视课任教师教育基本能力的培养。 1每月进行一次班主任培训、交流,隔周一次班主任例会制度;2抓班会质量的提升;3注重培育班级文化,发挥精神推动作用;4注重课
(五)包教共管,重点包教,强化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实行帮教导师制。
(六)建立健全严格的常规管理检查督促网络。
五、课程管理
根据初中课程改革方案,逐步形成自身的课程方案。着力培养学生必备的五大能力(统筹、合作及交际、获取并利用信息、系统运作、利用多种手段学习的能力)、三大基础(能力、思维、素质基础)。切实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从七至九年级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参与调研、课题研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定时定点到社区锻炼并开展专题调查。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体健与心健教育并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机构。办好“三个节”:每学年办好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为学生创新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六、教学管理
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四多两少一转变”:即教师课前花功夫要多,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要多,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要多,指导学生怎样学习方法要多;课堂上教师讲课要少而精,课后作业布置要少而精;教学生“学会”向教学生“会学”转变。加强对教研室的领导,积极开展教科研课题研究,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学习方法的指导。重点研究“教什么”、“怎么教”。
七、学校管理
既注重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的建设,也注重教育管理的人文意蕴、柔性管理。在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管理,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觉管理的机制。不断完善在党总支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参与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管理者队伍;建成一套与这种管理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建立起以绩效工资制和全员聘用合同制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竞争机制,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根本,管理为保证,改革为先导,质量为灵魂;管理贵在管人,管人贵在管心,管心贵在知心,知心贵在真心。管理中要求做到:分管有底,守土有责,协调有方,沟通有效。
八、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隐性课程,是学校的灵气所在。要紧紧围绕“协调发展,人文见长”的办学思想,体现二中的文化底蕴,反映二中人的精神与追求。
(一)校园环境的总体设计做到绿化、净化、美化。以幽雅环境陶冶美,以文明举止塑造美,以勤奋刻苦创造美;让墙壁,黑板、等说话,使学生在健康、和谐、愉悦、进取的环境中成长;建设高雅文明的寝室文化,利用寄宿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
(二)文体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艺术修养和儒雅品位.
九、学校硬件建设
(一) 2009年建设项目:
2009年夏季完成车棚建设工程,所需资金23万元,学校支付,五年分批付清。
2009年夏季完成学校灶务人员住房、库房建设。所需资金15万元,学校已付。
2009年夏季完成学校彩砖硬化建设1000㎡,共计资金60多万元。教育局和学校支付,已付清。
2009年夏季完成多功能厅舞台装备项目,预计资金40万元,教育体育局支付10万,剩余款项学校分三年付清。
2009年秋季解决四栋楼楼顶漏水问题,预计资金10万元。
2009年夏季完成
2009年秋季完成塑胶跑道周围硬化(小红砖),需资金6万元,学校支付。
2009年冬季完成供暖设施改造及大型维修:需资金4万元。学校支付。
2009年冬季完成两栋实验楼各功能室门加固维修、仪器柜维修、水暖检查井改造及各功能室重新布局。需资金3万元,学校支付。
2009年冬季解决班主任室保暖问题,北面窗户加双改造,需资金2万元。学校支付。
(二)2010年建设项目
2010年春季完成塑胶操场护栏工程,所需资金15万元,学校分批支付。
2010年春季完成新增水冲厕所(东区)工程建设,所需工程资金20万元,政府援建,已口头承诺。
2010年春季建设完成四个混凝土篮球、排球场建设工程。总面积 3150平方米,预计资金 20 万元,争取政府或教育局拨款。
2010年夏季完成三栋教学楼,2栋实验楼,1栋宿舍楼,1栋办公楼外粉。预计资金20万元,学校分批支付。
2010年夏季完成旗台改造、中心花园建设工程。预计资金10万元,学校分批支付。
2010年夏季完成校园中心广场彩砖、混凝土硬化工程和路灯安装亮化工程。所需资金 100万元,争取项目支持。
2010年夏季完成班主任办公室条件改善,铺设地板砖、配备电脑,预计资金10万元,学校分批支付。
2010年夏季建设阅览室及电子图书室,预计资金10万元,学校分批支付。
(三)2011年建设项目
2011年夏季校园北区、东区林带草坪绿化美化工程。所需工程资金20万元,政府支持、学校筹措
2011年夏季年完成东区、西区校园彩砖、混凝土硬化工程,所需资金 100万元,争取项目。
2011年夏季利用原硬化校园的小红砖建造库房,约100平方米,预计资金8万元,政府支付。
2011年夏季电子备课室补充电脑20台,总共达到40台;3号学生机房补充电脑28台,总共达到60台。所需资金20万元。
2011年夏季改造多功能厅舞台台面(用弹性强化板加高),预计资金10万元,学校分批付款。
(四)2012年建设项目
2012年夏季建造阶梯教室。所需工程资金200万元,争取项目援建。
2012年夏季完成校门改造工程,预计资金20万元,政府支持、学校筹措。
![]() |
![]() |
![]() |
![]() |
![]() |